中秋感怀 | 月圆人未满:珍惜眼前所有 Mans International
06 October

中秋感怀 | 月圆人未满:珍惜眼前所有

又是一年中秋。有创业者朋友问我,这一年忙着赶项目、对接资源,到了中秋,心里头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起六个字 —— 珍惜眼前所有。这不是旁人灌的鸡汤,是这些年我攥着遗憾,慢慢品出的真心话。 一、那年暑假:晒暖的阳光里,藏着最后的永别 上大学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外婆特意来看我。午后的阳光像温润的琥珀,把屋子映得通透。我们并排躺在床上,她忽然侧过身,轻声说:“要不,我送你去大学报到吧?”我那时心里装着的是远方和未来。我婉拒了,怕她年迈,经不起舟车劳顿,信誓旦旦地说,等一切安顿好就接她去玩。她笑了笑,没再坚持,阳光在她花白的发丝上流淌。 那时我不知道,有些约定,是没有“以后”的。那个午后,连同阳光的暖意和她的轻声细语,被我典藏在心底,如今想来,才明白那已是最后的、完整的告别。 二、没拍的合照,成了此生的遗憾 在异国他乡,我遇到一位如父如友的导师。在我人生最晦暗的谷底,他带我去做义工。在那里,我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原来我微弱的光,也能照亮他人一隅。那时的我没有信心,他总是说,他已看见我如鲜花般绽放,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周围。 导师因腰伤不能久坐,我们的谈话总在散步中完成。那条走了无数遍的林荫道,见证了他不疾不徐的教诲。后来我开始创业,他却身患重病,怕扰我心思,选择了沉默。待我出差回来赶到病床前,他一米九的身躯,已薄如一片风中的叶子。那时的导师已无力转头,我必须站到床尾,他才能看到我。 可惜相识十数年,我们竟没有一张合影。不是我没化妆,便是忘了带手机,总以为来日方长。此刻想起,才惊觉“古人不见今时月”,我与他的缘分,永远定格在了那些散步里,成了此生一大憾事。 三、毛孩子的守护,藏在细节里 你家里,可曾有过一个毛孩子? 我的毛孩子,永远是我的开心果。每次我与父母视频,她总要奋力挤进镜头,湿漉漉的鼻子几乎要贴上屏幕,固执地要与我比谁的脸更大。 每次出门散步,它总不自觉地走在靠近马路的那一侧。我要是想换边,它就会用身子轻轻蹭我,把我往里面推,要护着我。她小爪子踩在地上哒哒响,偶尔还回头看我一眼 —— 那眼神里,好像怕我走丢。 无论我带着哪种心情回家,她都在那里——用毫无保留的欢欣,或沉默温暖的陪伴,将我的一切情绪妥帖安放。她用短短一生,教会我何为纯粹的爱与守护。 四、且行且珍惜 你呢?在这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时刻,心头是否也浮现出某个人、某段未说的话、某件未完成的事? 生活或许有奔波,有忙碌,有解不完的难题,可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停下来好好珍惜。我母亲最爱看云卷云舒,父亲独爱绿意盎然的草地。你看,让我们心头一软的,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这些具体而微小的存在。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千年如水逝去,我们与古人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所经历的,也无非是悲欢离合。即便有时感到一无所有,我们至少还有自己,拥有感知这月华如水的能力。 那么,便不再多言。只愿我们,都能在这奔流不息的时光里,学会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当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往后的日子,我们一起淡定从容地生活! 视频版

Marble 实测 李飞飞破局智慧 KellyOnTech
25 September

AI穿越三维险阻:李飞飞的破局智慧与穿越创新险境的东方哲学

当AI从处理文本和图像的“平面智能”,迈向理解与交互三维物理世界的“空间智能”,一场定义未来科技格局的竞赛已悄然开启。这不仅是算法的迭代,更是视野、战略与执行力的终极考验。 一、生成与交互,3D世界的两种战略定位 当前在AI生成3D世界的探索中呈现出两类典型技术方向,其差异本质是对 “3D 世界需求” 的不同响应,反映了行业对空间智能的初步探索逻辑。 路径一:Marble——高质量持久化世界的构建者 以World Labs旗下的Marble为代表的路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保真与持久化”。用户通过图像或文本输入,可生成具备清晰几何结构、多元风格且能长期稳定存在的虚拟空间。该路径深度契合游戏开发(快速构建开放世界)、建筑设计与元宇宙内容创作等商业领域,这些场景对视觉精度和场景稳定性的需求,优先于实时交互效率。 路径二:Genie——动态交互环境的模拟引擎 Google DeepMind的Genie则代表了另一条路径:“实时交互与物理模拟”。作为世界模型,它专注于生成可根据指令实时修改、遵循物理规则的动态环境。其核心应用场景在于机器人智能体的训练(模拟现实物理规则以降低实体测试成本)、防灾应急演练模拟(复现地震废墟、火灾蔓延等动态场景)等,为科研与功能性训练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沙盒环境。 两类路径并非竞争关系,而是 “需求匹配” 的体现:若需落地商业创意,Marble 的 “高质量持久世界” 更高效;若需支撑 AI 科研或功能性训练,Genie 的 “实时动态交互” 更关键 —— 但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核心问题:AI 的核心价值不仅是 “生成 3D 内容”,更在于 “理解 …

AI 时代的致胜关键: 知行合一 KellyOnTech
11 September

AI 时代的致胜关键: 知行合一

先抛结论:AI 时代的竞争,本质是 “知行合一” 的竞争 —— 而 AI,正是打通 “知道” 与 “做到” 的关键桥梁。过去我们被 “想法到落地” 的鸿沟卡住,现在 AI 把这条沟填成了平路。 一、Vibe Coding:从 “空想” 到 “落地” 的即时闭环 老职场人都懂一个痛点:想做个小工具、改个功能,把需求发给 IT 部门,大概率就掉进了 “流程黑洞”—— 等排期、等资源、等反馈,最后要么不了了之,要么出来的东西早已偏离初衷。这就是典型的 “知”(想法)与 “行”(落地)脱节。 AI 彻底改写了这个逻辑,Vibe …

AI元年下的教育重构 KellyOnTech
29 July

《AI 元年,教育正在 “换玩法”》——从专家预言到中美实践的变革

2025 年被标记为 AI 使用元年。当 AI 如空气般渗透进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每个缝隙,教育这一塑造人类认知的核心领域,正站在被重塑的十字路口。 著名科技畅销书作者、《连线》杂志前主编 Kevin Kelly 的前瞻性预判,正在中美两国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显影 —— 一场从 “学历导向” 到 “技能为王” 的变革,已在全球范围内悄然拉开序幕。 一、AI 重构教育的未来图景:Kevin Kelly 的预言启示 在 Kevin Kelly 眼中,AI 对教育的颠覆将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其一,是个性化教育的全面普及。未来课堂将彻底告别 “统一进度” 的标准化模式,学生依托 AI 按照自身节奏推进学习 …

比 “加油” 更重要:抑郁症患者家属必知的三个被忽略的真相 Mans International
24 July

比 “加油” 更重要:抑郁症患者家属必知的三个被忽略的真相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变化大到让人心疼的人?我有个朋友,曾经是圈里的『小太阳』周末探店打卡,工作日晚上学唱歌,练跳舞,到各地旅行,浑身散发着对生活的热忱。 直到半年前的一个活动,她来办理退款。那天她站在我对面,眼神空洞得像蒙了层灰,和从前那个神采飞扬的模样判若两人。后来才知道,她女儿的抑郁症加重了,这大半年,她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几近崩溃。 如果你也是抑郁症患者的家属,或许能懂那种无力。今天想分享三个最容易被抑郁症患者家属忽略的真相: 一、“想开点” 救不了 TA,这不是你的错 朋友刚知道女儿生病时,做过很多现在想来 “徒劳” 的努力。她觉得 “行动能打败情绪”,特意规划了三亚的旅行,想着阳光沙滩总能让女儿开心起来。 结果呢?到了三亚,孩子把自己反锁在酒店房间,一天没出来。她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眼泪混着海水,默默抽泣。 《三联周刊》曾经报道过一位抑郁症的男朋友的亲身经历,我把链接放在这里,供您参考。陪伴女友治疗抑郁症近3年后,我们还是分手了-三联生活网 一位男友得知女友患抑郁症后,查遍了 “抗抑郁指南”,坚信 “运动和晒太阳能治愈一切”。他从一开始的 “求着出门”,到后来的 “命令下楼”,直到某天女友突然捂着脸大哭,他才发现 —— 那些他以为 “有益” 的事,对她而言竟是翻不过去的高山。 有位精神科医生的比喻很贴切:“你不会跟哮喘病人说‘别喘气’,对吧?” 抑郁症同样是大脑的生理病变 —— 就像免疫系统出问题会感冒,神经递质失衡也会让情绪 “生病”。它不是 “想不开”,更不是 “不够坚强”。 家属最该做的第一步,不是急着推 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