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幻觉避雷指南:AI幻觉案例、成因与防御全解析 KellyOnTech
24 March

AI幻觉避雷指南:AI幻觉案例、成因与防御全解析

你有没有被AI“忽悠”过? ——从资深律师被罚5000美元说起 先讲一个真实案例:执业30多年的资深律师 Steven A. Schwartz,因在法庭上提交了由AI生成的虚假信息,被罚款5000美元。 2023年,Schwartz 律师代理客户罗伯托·马塔 (Roberto Mata) 起诉哥伦比亚航空公司。案件起因是马塔在飞行中被金属餐车撞伤膝盖。Schwartz 律师使用 ChatGPT 进行法律研究,并在法庭简报中引用了多个“案例”。然而,法官发现这些案例在法律数据库中根本不存在。 事后,Schwartz 律师回忆,他特意询问 ChatGPT 这些案例是否真实,AI信誓旦旦地给出了肯定答复。结果,他却被AI“坑”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AI 幻觉 —— 为什么AI会“胡说八道”,以及如何避免被它“忽悠”。 什么是 AI 幻觉? AI 幻觉就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像 ChatGPT 生成的内容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完全是虚构的、不准确的,甚至是误导性的。 …

固态电池新进展 KellyOnTech
30 July

固态电池新进展 KellyOnTech

2024年上汽集团宣布其与固态电池生产商清陶能源共同研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在排产宣布,旗下的智己,飞凡等等车型都会搭载固态电池,实现量产。2025年将会达到十万辆级规模的目标。 7月11号,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电池公司 PowerCo 和美国的固态锂电池生产商 QuantumScape (NYSE: QS) 宣布,双方已达成一项开创性协议,将 QuantumScape 的下一代固态锂金属电池技术工业化。 这期我们来聊聊固态电池的新进展。我用上市公司美国的 QuantumScape 和 2024 胡润全球独角兽中国的清陶能源举例。 数据显示,在一辆电动汽车中, 电池会占到整车成本的30%~40%。而动力电池铁三角–快充,续航能力和安全性,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在正负极之间有一种液态电解质,这样锂离子在电池充电时就能朝一个方向流动,而在电池耗电时则朝另一个方向流动。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正在逼近容量上的物理极限,所以全球很多厂商都在专注研发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用固体材料代替液体,其中使用的固体材料包括陶瓷和硫化物等等。 固态电池并不新鲜,迈克尔 法拉第早在 19 世纪就发明了固态电解质。但是之所以不能量产,QuantumScape 的联合创始人 Jagdeep Singh 总结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它们需要高电流密度,这样才能快速充电。如今的固态设计只能在低电流密度下工作, 充电速度不够快。 内置的锂不能过多。过多的锂会导致储存的能量减少。 需要持久耐用。有些固态设计在充放电几百次后就会失效。这些电池需要经过数十万英里的行驶才能发挥商业价值。 …